德化净土文bob脉长 悠境濂溪茶韵香

更新时间:2023-05-07 06:08:56     浏览:

  bob庐山北麓,群山叠嶂,茶园连绵,青翠欲滴,茶香四溢;长江岸线,碧水蓝天,波光潋滟,满眼绿色,船来船往;鄱湖西岸,烟波浩渺,湖光潋滟bob,如诗如画,景色宜人……这里历史悠久,人文昌盛;这里山川秀美,物产富饶;这里是京九重镇,鄱湖明珠;这里是人杰地灵的濂溪区。

  濂溪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区位优越。虎溪三笑,白莲结社,汉传佛教净土宗在这里发源,汉唐时期成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在这里潜心书写《爱莲说》,成为儒家理学、古代廉洁廉政的代表作;茶道关隘,鄱湖明珠,长江沿岸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姑塘海关在这里设立,“万里茶道第一关”由此出发,呈现出“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灯明”的景象;爱党爱国,廉洁奉公,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五四宣言》的起草者、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许德珩先生在这里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不懈奋斗、奉献终身。

  濂溪区集名山、名江、名湖于一体,集名人、名胜、名品为一身,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濂溪的美涵养着濂溪的文化气质。近年来,濂溪区坚持文化强区战略不动摇,以项目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底色,做美文旅“珍珠”,做强文化产业,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理学文化博大精深,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名人文化多姿多彩……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濂溪“好文化”的基因,濂溪区紧紧抓住时代机遇,为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文化力量”。

  奏响文化传承乐章。突出文化传承,打好爱莲文化、名人文化、禅茶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牌,大力弘扬许德珩爱国主义精神、周敦颐理学文化、禅茶文化、岳飞文化,积极启动区委党校暨九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濂溪书院暨中学研学基地、东林净谷暨虎溪禅茶颐养基地、岳氏名园暨岳飞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启动东林净谷项目,加快推进岳氏名园基础设施建设,区委党校暨九三生态园和濂溪书院项目。

  讲好濂溪人文故事。加快成立濂溪文化研究会、周敦颐研究会、许德珩研究会,讲好周敦颐、许德珩、徐宝璜、李盛铎、刘廷琛等历史名人故事,东林寺、万里茶道等中外文化交流故事,岳飞精忠报国、抗洪精神等家国田园故事,不断丰富濂溪文旅品牌内涵。

  守护历史文化根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筹备成立濂溪文化研究会,加强本土优秀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修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江姑塘海关旧址,修复广济桥、俞氏山庄墓碑。2022年,濂溪区成功申报第六批市级传承人2名,公布了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第三批区级传承人7名,让传承行稳致远,助推优秀历史文化焕发活力。

  来到位于庐山脚下的濂溪区威家镇积余村,满目绿色之中,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小屋鳞次栉比;山涧溪水,潺潺流动,道路两旁,杨柳依依,偶然抬眼处,一间间特色民宿跃入眼帘……濂溪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彰显“山江湖城”优势,着力做美文旅“珍珠”。

  发展文旅产业,项目支撑是关键。濂溪区以重大旅游项目为引擎和载体,加快推进投资56亿元的蓝城康养度假村、投资23亿元的威家小镇、投资5亿元的冰川峡生态农旅等项目建设,启动投资56亿元的鄱湖西岸项目、投资5亿元的星德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以重大文旅项目带人气、聚要素、兴产业。

  发展文旅产业,品牌打造是核心。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级旅游景区景点,推动天花井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山御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九江茶市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3A级旅游景区、835影视科技人才产业园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事活动,举办好濂溪讲坛、濂溪茶话、“南山欢歌”“梅花三弄”梅花节、濂溪佳肴评选等节庆活动品牌,更好地展示濂溪区文旅资源,让更多“好文化”成为“好风景”。

  发展文旅产业,乡村旅游是重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文化保护、生态重建、特色旅游等多种形式给乡村注入活力,依托44公里环庐山绿色通道,把佛教文化旅游、莲花休闲旅游、濂溪公园理学文化旅游、天花井生态旅游、马祖山生态旅游、威家高垅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努力打造环庐山特色休闲文化旅游圈(依托庐山品牌,重点培育威家镇积余村、虞家河乡开天村、高垅乡双垅村等乡村振兴点),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能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一杯窥见千古人文,一口品得悠然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是明清著名的三大茶市之一,也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作为中国名茶之乡和茶市码头所在地,一山一江一湖,赋予了濂溪区无与伦比的灵秀。这里,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品质久负盛名。

  近年来,濂溪区立足产业生态化,依托“茶产业”、围绕“茶文化”、壮大“茶市场”做文章,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转化为“金山银山”。

  打造“两山”实践新名片。濂溪区秉持“质量兴茶、绿色至上”的理念,全力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茶产业科技创新,茶产业低碳发展,围绕茶园生态,对茶叶产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为品牌发展涂好生态底色。围绕茶叶品质,加大技术指导,不断优化茶树品种结构,成功选育国家级茶树良种3个,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态示范茶园基地,荣获了“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全国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称号,让庐山云雾这棵“老茶树”不断长出新嫩芽。目前,全区现有茶园面积1万亩,订单基地5.15万亩,年产优质茶500余吨,综合产值约3.2亿元。辖区内庐山云雾茶企业,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茶叶博览会上获金摘银。

  传承千年茶市基业。濂溪区坚持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兴商、以茶富民,着力重塑“万里茶道”文化内涵,先后主办和承办了2022中国·濂溪首届品茶会暨九江茶市招商推介会、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庐山问茶会、九江茶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江西茶香天下系列巡展等各类茶事活动,全方位展现悠境濂溪、名茶之乡的独特魅力。

  再现九江茶市辉煌。走进位于铜锣湾广场的九江茶市,濂溪红、东林雨露、爱濂说等茶企纷纷入驻……濂溪区重点推进3万平方米的“九江茶市·九派非遗”项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精心创建“买天下茶、卖天下茶”的全国名茶线上线下交易中心,采取“线下茶市+网上商城”的模式,建设数字化营销平台——浔茶商城,为入驻茶市的茶商茶企提供一站式服务,可满足数百家茶商茶企经营的茶叶展示、交流、推广和销售。目前,吸引了庐山云雾茶、宁红茶、安化黑茶、太姥山白茶、雾上春、清心茶社、海庐云雾茶、林泉茶业“六大茶系”优质品牌70余个、茶企123家,带动就业800余人。

  推动茶旅深度融合。濂溪区坚持以茶为媒,进一步加强庐山云雾品牌建设和管理,深化“茶叶+”理念,推动茶园风光、茶文化和庐山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积极开展“采茶、制茶、品茶、评茶、吃茶、游茶”等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文化展示、采摘体验bob、生产实践于一体的茶旅文化基地,实现“茶园变景区”。濂溪区现有国家级茶叶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茶叶示范园、龙头企业2家,推出精品茶旅线余条,努力做到“茶因旅而兴、旅因茶而名”。品茗新茶、茶艺表演、茶席品鉴、书画联展、制茶互动体验、直播带货……在九江茶市举行的“新年展新颜·迎新春全城派春联”活动上,一路茶香相伴,茶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濂溪区坚持茶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深挖九江茶文化内涵,提升带动九江茶产业、茶品牌、茶经济发展,建设了九派非遗馆、茶博馆、茶市戏台、浔南画廊、西园雅集等相关配套,引进茶器、茶具、摆件、包装等茶配套业态,以及以茶文化创作、交流、展示为主的茶衍生业态近40家;积极启动九江茶市南门牌坊、国茶名品馆、濂溪茶书阁等建设,系统展示茶产业、茶文化、茶生产、茶加工、茶贸易;加强与知名旅行社合作,规划观光游览路线,推动九江茶市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A级旅游景区,积极申报研学基地,变游客为茶客,做旺茶市人气bob,形成生态茶园“绿”、文化底蕴“浓”、茶事活动“热”的茶旅融合示范典范。

  出门买菜的时候可以听,运动健身的时候可以听,在家休闲的时候可以听,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随地畅听海量阅读资源,让知识随着声音送进千家万户……在濂溪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养成了听“数字书”的习惯。

  积极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濂溪区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有声图书馆”工程建设,并启动“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工程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看书”变“听书”,让“有声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载体。同时,持续更新区图书馆、全区基层文化场所出版物及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并统一纳入公共检索系统,为“网络点单”“通借通还”等数字服务强化根基。

  乡贤文化厚植乡愁沃土。在近日开展的北京濂溪商会成立暨招商推介会上,50多名濂溪区籍在京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叙乡情乡谊、共话濂溪发展。大家对濂溪区的未来发展十分期待,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优势,吸引更多乡贤回归创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近年来,濂溪区因地制宜开展乡贤人才建设工作,推进乡贤回归、乡贤文化、乡贤组织三大工程,进一步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聚乡贤力量。成立乡贤工作领导小组,以乡贤会为平台,举办“三请三回”新春恳谈会、乡情座谈会等活动,聚焦本地主导产业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同时,支持乡镇(街道)建设乡贤馆等文化展示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乡贤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开展乡贤资源摸底,建立乡贤动态数据库,实行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联系乡贤代表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村(居)聘请优秀乡贤担任治理顾问,激发乡贤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

  濂溪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阵地建设bob,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濂溪区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投资2.6亿元的濂溪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项目有序推进,计划2023年底竣工使用;建成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美术馆3个区级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共建共享,11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目前,区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国家三级馆标准,基层文化场馆对市民免费开放,文化场所年接待量达28万人次,全区乡镇20分钟、村居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逐渐形成。

  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bob。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演出,举办《濂溪茶话》《濂溪讲坛》等专题讲座、“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文旅消费季”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达210场次,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积极扶持本地民间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立8个社会文艺团体,送文化下乡8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980余场次,基层文化场馆自办活动50余场次,将百姓喜欢的歌舞、戏曲等送到家门口,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文化馆总分馆“点播点单”系统下单,主管部门“依单配送”,累计收集和安排送文化活动26场次,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接地气。

  凝心聚力打造文艺精品。濂溪区精心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精品文化产品,《悠境濂溪》《让茶告诉世界》《我们的家乡》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相继涌现、硕果盈枝。五里街道黄梅戏剧团原创黄梅戏《濂溪人》参加江西省第十二届玉茗花戏剧节展演,荣获优秀编剧奖、优秀音乐创作奖、优秀演奏奖。广场舞《我们的家乡》荣获江西省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如今的濂溪,文旅融合大放异彩,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品牌日益打响。

  今后的濂溪,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强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濂溪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