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纯干货茶知识云南普洱茶生茶与熟茶

更新时间:2023-03-11 10:29:21     浏览:

  bob普洱茶是深受茶客们喜爱的茶叶种类之一,但还是有很多茶友们分不清普洱茶的生与熟,也没有普洱茶相关基础知识,bobbob今天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的生茶与熟茶知识。

  普洱茶过去没有生熟之分,自现代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成功之后,bob人们便将普洱茶依工艺不同做了细分,将自然发酵的茶定为生茶,将人工发酵的茶称为熟茶。

  国家农业部2008年6月制定,2008年12月发布实施: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

  细说一下,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从外观上,熟茶颜色暗红,或呈栗色,生茶则暗绿。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渥堆,这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普洱茶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比如黑曲酶……这些微生物使得普洱茶在口感上甘滑,醇厚。

  从自然分类上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品俗称为普洱生茶。采用人工发酵加工制成的普洱茶,俗称为普洱熟茶。

  云南普洱茶不管熟茶还是生茶,都有散茶及蒸压成形的饼茶、方茶、砖茶、紧茶、沱茶,其中熟茶现在还多了碎银子、老茶头和小青柑。沱茶之名源于云南方言砣茶。饼茶亦称为七子饼茶,其由来大概与其包装之规格七片茶饼包作一筒的传统有关。

  七子饼茶始源于清代茶引法,据《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简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干。”

  “文革”时期,生产秩序被打乱,1973年云南恢复圆茶的生产,并正式把“七子饼”印刷到产品外包上,从此,开启了现在七子饼茶的时代,之前则称为圆茶。

  七子饼茶”也有一个名称叫“侨销圆茶”,这源于华侨普遍继承传统的习俗,大凡婚丧嫁娶皆以茶为礼,“七子”意喻多子多福,“圆”则意喻圆月,其实也是寄托一种思乡之情。而如今,交通、网络发达,思乡之情得以大为缓解,相应地,七子饼的销量也大为缩减,几近于无,而只剩下港澳区域传统的熟茶市场。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因为制程不同,所以无论从口感和陈化效果来看都已全然不同,从而形成了普洱茶的不同风格茶品。

  “熟茶”,或称“熟普”,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加速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发酵普洱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最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按照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要求,结合加工工艺特点,研制出了具有甘、滑、醇、厚及陈香特点的普洱茶。“熟普”经人工发酵,其茶叶的成分发生了迅速转化,茶性和茶汤口感都已具备了醇化普洱茶的特点,制成后的“熟普”只要贮放上两三年就能品饮。当然,“熟普”的口感和茶性也取决于贮放的时间,bob年头越久,“熟普”的口感和茶性越优异。

  生茶却因其低温制程的工艺性,大量保持了茶叶内的活性物质,在茶叶内酵素残留和微生物胞外酶参与下,茶滋在陈放转化过程中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因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普洱生茶“一山一寨一味”“一年一变更醉人”。就算是同年,同季但不同产区之间的茶叶,形、色、bob香、质,难有相同的特点。新制的“生普”,由于未经过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茶汤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这时的普洱茶尚不适宜品饮,收藏最佳,有条件的普洱茶爱好者贮存一些“生普”,十几年后,待它充分醇化再取出品饮,不仅滋味甘滑醇厚,陈香久远,那份特殊的人茶情感,更令茶韵卓然。因这种特殊性,正是普洱茶生茶的魅力所在。

  学术界认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是品质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茶品,应严禁将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在一起。

  但是很多做普洱茶生意的人,基本上不会刻意把生熟茶分开存放,特别是在昆明的存储,一般都是生茶和熟茶都在一个仓库里存放着,一年到两年搬动一下位置,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

  普洱生茶的泡法:将8-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线秒,且冲泡水温不能低于95℃。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3-5年生茶品投放量较新生茶品要少些、水温要较高些,出水也要循序渐进加长时间,达到每泡之间有节奏。普洱生茶相对属于“小清新”,明显的黄绿色茶汤,清淡油亮,回甘迅猛,舌下生泉。

  普洱熟茶的泡法:冲泡普洱熟茶大多也采取功夫茶的冲泡茶具和冲泡方式,水湿要求达到100度为佳,用微电子秤精确测量取5-7克干茶配于200-250毫升水为宜。因为经过渥堆工艺,茶质破损较大,茶表层易形成一些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影响茶汤的真实性,因此一般头两道的茶汤冲掉不要,之后几道的出水时间较比冲泡生茶要短,而且注意注水入壶(碗)的力度不宜过重、不宜搅翻,不宜摇晃,不宜静置较长时间后再次冲泡,以免使茶汤浑浊、茶味失真。熟茶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老茶头和小青柑可以煮着喝,但是碎银子不建议入手。

  写到最后:“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这是喜欢普洱茶的老茶客们常常念起的普洱茶经。普洱茶讲究的是陈化历史,历史越久远的越有价值,这“生茶”和“熟茶”已经在前面介绍过,再说到“老茶”,所谓“老茶”是指贮放时间至少在20年以上的普洱茶。这些老茶年代都十分久远,市场上已不多见,一些年头更久远的“老茶”价格不菲,其存在真实性也有待商榷,不建议一般茶客入手“老茶”。

  近年来,到底熟茶好还是生茶好,很少见争议和讨论,但在普洱茶生茶方面,各地茶人、普洱茶爱好者围绕着“深山与名山”、“大树与台地”、“拼配与纯料”、“干仓与湿仓”、“年份与品牌”等话题争论不休,各自有理,但也各难自圆其说,主观理论充斥普洱茶界。

  依我看来,以上对于普洱生茶的种种争论已属舍本逐末。先把深山名山放一边、把生长形态放一边,把成茶方式放一边、把干湿仓储放一边,在原料保证、工艺正常、制程正常的前提下,咱们就先从最简单、最直观的茶内含物(内质)说起。

  茶内含物,用最简单最直观的话来说,茶内质就是浸泡出的茶汤表现出的滋味协调性、风味的持久性,和茶性的渗透力,也是决定普洱生产生命力和价值体现重要标志。几十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从6星孔雀、八八青饼、紫大益、小黄印、7542等等优秀的市场反馈和价值体现,他们并不是名山古树,也不是深山高杆,并没有千年树龄,茶内含物就是协调性、持久性、渗透力的体现。#普洱茶##茶知识##茶##喝茶#